經過多年探索和實踐,互聯網帶來的電商發展已進入平穩增長期,零售業也開始探索與互聯網相結合的商業模式。對于零售業來說,競爭不再是單純的實體店和網店的博弈,也不僅僅是采取線上線下聯合的模式。零售業的本質是讓消費者有更多的渠道接觸到優質的產品,它的核心是滿足消費者需求。
傳統零售業往往是自己采購什么就銷售什么,而沒有充分考慮消心是消費者的需要,以“填鴨式”的方式做營銷。新零售則關注消費者需要什么,他們的生活方式是什么,他們的喜好是什么,他們的價值觀是什么,他們對服務的評價是什么,用圖可表示為:
在互聯網時代,消費者的地位越來越高,零售商要以消費者為主導,營造新的零售時代。新零售下,零售商的作用是提供專業的服務、優質的產品給消費者,線上線下只不過是一種銷售渠道。以消費者為中心,傾聽消費者的意愿和想法,與消費者溝通交流,通過營銷工具、社交媒體等各種手段維護與消費者的互動關系,在互動中完成營銷推廣。
“如果只是為買衣服而買衣服,那就太沒意思了。”這大概是90后極具代表性的觀點。對于80后、90后、00后消費人群來說,他們需要的是邊走邊玩,需要滿足他們的多元化體驗。
在PC時代,一切變革都有可能發生。現在是80后、90后甚至00后的消費時代,這對于零售店來說是一個新機遇舒適的家庭環境讓年輕一代的金錢概念偏弱,他們接受新興事物能力強,偏好超前消費,他們追求個性,追求特色和快時尚,追求品牌意識,追求新的娛樂方式,追求新式服務與享受,這使得他們的消費習慣和以往有很大不同,這種消費方式的改變恰好是零售店崛起的時機。
整合線下客戶消費習慣,提供線上服務,運用好兩種渠道,創造出“實用價值”。傳統渠道模式下有價值的渠道環節借助于互聯網方便、快捷、省時、專業等優勢,發揮自己的特點提供別具一格的“實體體驗”。
說到這里,就不得不提到體驗店。體驗店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名詞,最早做體驗店的品牌無從查詢,但是通過體驗店獲得成功的品牌卻有很多。比如奔馳體驗店、LV之家、 Apple艦店等,這些品牌通過線下實體店的個性體驗在眾多競爭對手中異軍突起。關于體驗店的商業邏輯如下圖所示:
就 Apple體驗店而言,它不僅有精心的現場指導,還有專業人士的演講和分享,有實用教學,還有興趣愛好延展小組相互學習,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參與不同的小組,免費學習,這些都提高了產品的附加值。加之體驗店固有的 Apple文化氛圍,小到桌子位置的擺放,大到店內的裝修,全都展現出一種時新的實體體驗服務。
加強體驗感、個性化,將是未來實體零售行業的一種趨勢。